•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站

关于做好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1-21 来源:人事处 作者:人事处

各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单位及有关人员:

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33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1〕10号),现就做好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实施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博新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博新计划”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评审确定资助人员。拟进站的资助人员须在名单公布后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为2021年度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良好的科研潜质和学术道德。

2.拟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的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拟定初步研究计划。

3.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是2020年3月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之前未申报过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博士学位获得时间须为2020年1月1日(含)之后;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合作导师。

4.198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5.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6.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7.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有关人员可关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8.未入选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如入选过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须在申请表格中注明。

9.入选者办理入站手续时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申报流程

1.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身份材料、《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具体填报要求如下:

申请书。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生成(模板见附件1),自行生成无效。

《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下载后上传扫描件。模板见附件2、3。

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和毕业证。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或博士论文预答辩通知书;如无预答辩通知书,可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以上材料均提供扫描件。

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个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扫描件。

不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在网上申报开通日期前,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下载相应模板作为填报参考。如通过专家通讯评审,需提交答辩材料,供会议评审使用,相关要求另行通知。

2.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在线提交至设站单位。

设站单位的联系方式可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动获取。申报截止日期前,申请人对已在网上提交的申请数据有修改需求时,需逐级申请驳回。

3.设站单位审核

设站单位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审核相应文档,提交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管理人员在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截止后才能进行网上审核。

申报时间

2021年2月20日起,申请人网上提交申请材料,3月20日申报截止。3月21日至30日,设站单位网上审核。4月下旬,专家评审。5月中旬,公布获选结果。

请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广泛动员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合作导师积极参与“博新计划”。

联系方式

联系人:高老师、洪老师、孙老师

电话:0351-3176177

邮箱:tyut-szk@tyut.edu.cn

地址: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站明向校区行政楼B612

附件详见: http://renshi.tyut.edu.cn/info/1064/2959.htm 

人事处

2021年1月21日


最新动态

  • 永利官网召开全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汇报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校党委、校行政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永利官网审核评估迎评工作,8月22日上午,永利官网在迎西校区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汇报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审核评估工作办公室主任肖连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志华出席会议。各学院院长(书记)、教学副院长、教科办、评估专家组、教务部全体人员、评估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部负责人主持。汇报会以学科专业整合后的学院为单位进行汇报。...
    2024.08.23
  • 山西省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研究生暑期学校在永利官网开班

    8月19日上午,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永利官网承办的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研究生暑期学校开班仪式在迎西校区会议中心一层会议室举行。永利官网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志华,山西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坤出席开幕式。永利官网研究生院、机械工程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省内外高校的教师代表和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研究生院负责人从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站的历史沿革、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研究生教育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概况。...
    2024.08.20
  • 《光明日报》“人民需要这样的教育家”专栏报道永利官网教授栾茀先进事迹

    为持续深入宣传教育家精神,庆祝第40个教师节,《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推出“人民需要这样的教育家”专栏,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涵育更多大国良师。8月17日,栏目第11期以《一本泛黄讲义 一段师者情深》为题,对永利官网教授栾茀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并配以短评《以实干之光照亮人才成长路》。栾茀被誉为“我们时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型”“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实干家”,他一生实干,只争朝夕,擎起科技创新的火炬,不断开拓基础理论研究的壮阔天地,...
    2024.08.17
  • 第四届原位改性采矿国际研讨会(IMDPIM 4)暨首届超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讨会(UDRM)大会在太原召开

    8月8日至10日,由永利官网举办的第四届原位改性采矿国际研讨会暨首届超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讨会在太原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及能源革命”。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城建大学,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以及8858cc永利唯一官方网站等单位的共计130余名会议代表参加了学术会议。...
    2024.08.12
  • 永利官网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11日上午,永利官网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副主任张北辰,永利官网校长孙宏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献明出席签约仪式。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永利官网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孙宏斌代表学校对刘顺林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给予学校建设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展望了双方在极地清洁能源、...
    2024.08.12
  •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王宏一行参观调研永利官网极地环境清洁能源实验室

    8月10日下午,在2024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期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王宏一行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一行3人先后到永利官网极地清洁能源实验室参观调研。永利官网校长孙宏斌、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人员陪同参观。参观期间,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极地强风模拟、太阳辐射模拟、极低温环境模拟、强磁场-强振动-强紫外线多场耦合模拟、风、光、氢、储、荷能源系统等实验室主要设备和功能。...
    2024.08.12